所在位置:首页>创研动态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

阅读数: 3373

 
       抢救遗产  总结历史  关注现实 一批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进入收获期
       正值全国艺术科学从“十五”规划跨入“十一五”规划之际,一批国家重大及重点课题相继进入收获期,其中,已通过专家鉴定并出版或即将出版的有:国家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国家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国民素质教育中舞蹈美育训材科学化探讨》、《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东西方戏剧格局建构及其互渗》、《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等;已完成并正在或即将进行专家鉴定的有:国家重点课题《西夏艺术》、《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蓝皮书》等;已进入最终成果完成阶段的有:《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实录》等。这些课题或抢救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或总结中华乃至东方文化艺术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或研究、探讨文化艺术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多具有宏观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方法及创见。
 
       国家重大课题成果《中华艺术通史》将于年内面世
       由35位国内艺术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编撰的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成果《中华艺术通史》(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希凡)将于年内面世。该书是一部包括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大型艺术通史,全书按照中国历史发展顺序列卷,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宣统三年,共分《原始卷》、《夏商周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北朝卷》、《隋唐卷》(上下编)、《五代两宋辽金夏卷》(上下编)、《元代卷》、《明代卷》(上下卷)、《清代卷》(上下编)、《年表索引卷》等14卷,16开本,共计文字约600万字,图片约3000幅。全书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代表每个时代的艺术门类、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论述其对中华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作出的独特贡献,形成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文献及实用价值。该书2001年完稿,2004年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
    
    《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成果《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安葵),通过该课题组历时3年对10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中100多个有典型性的剧种和200多个剧团生存状态的深入调查研究,反映出各地戏曲剧种剧团在新时期普遍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提出了保护各地、各民族戏曲遗产的建设性意见以及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戏曲保护名录标准。该成果作为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受到文化界、新闻界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等10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有关调查数据也被多次引用。
        深入民间  扎实调研  成果弥珍《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研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组(课题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毛继增),在2001年立项以来的4年间,较全面地采集录制了新疆12个世居民族(除满族外)传统音乐活动实况的音像资料约100余小时。在此过程中,课题组不仅有新的发现、产生了新的学术观点,还获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出版CD《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集粹》4张,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北京、新疆、台湾等地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人次,并两度携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课题负责人还先后到台湾、美国多所大学以及研究机构进行了以新疆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学活动。目前,该课题组已完成作为该课题最终成果的专著《新疆传统音乐文化概论》初稿,并全力投入与之配套的图片、音响资料等后续工作,预计将于年底全面完成。
国家民委也专门发出通知将该课题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给予3万元科研专项经费资助。该课题的有关成果还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成果《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通过专家鉴定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东西方戏剧格局建构及其互渗》的最终成果《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课题负责人:中国文联廖奔)日前通过专家组鉴定并被评为优秀等级。该专著共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东西方戏剧格局的建构”,下篇“中外戏剧文化互渗两千年”;附篇 “文化互渗的实例研究”。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组认为:该成果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东西方戏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资料基础丰富扎实,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无疑是对戏剧戏曲学(特别是东西方戏剧比较学)学科建设的新的贡献。该成果在戏曲观念与艺术实践两方面对当前本领域某些弊病的批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成果《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已列入出版计划
       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最终成果《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课题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将于年内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该成果是我国第一部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历程的专著,共分为5卷,包括总论、中国画与中国书法、油画、年画连环画和宣传画、漫画、雕塑、实验艺术、港澳台美术、20世纪中国美术大事记(附录)等9部分,共约100万字,包括800余幅作品、200余幅艺术家及其活动照片等1000余幅图片。用大量事实说明20世纪中西文化思潮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着重论述了从西方引进的油画本土化的历程,着重分析了油画与民族绘画融合的过程;对20世纪版画、漫画、雕塑的成就特别是对革命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对港、澳、台美术的论述也是该成果的特色之一。
       总结历史  立足现实  着眼发展与创新 国家重点课题成果《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获好评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最终成果《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课题负责人:武汉音乐学院刘正维)已列入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计划。该成果包括36万字专著和85万字论文集各一部,共约120万字。专著分为戏曲音乐史的回眸与再认识、流派纷呈与地方戏曲声腔崛起、戏曲音乐创作的空前发展、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的空前繁荣等四篇共十九章;论文集分为戏曲声腔史、戏曲声腔分类、戏曲音乐理论、戏曲音乐创作四部分,共收录作者近20余年来发表的论文56篇。鉴定专家鉴定结论认为:该成果是一项优秀的学术成果,涉及面广、有理论深度,为民族民间音乐学与中国戏剧学学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戏曲创作事业特别是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指意义,将会在我国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国家重点课题成果《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面世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成果《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深入、系统地考察研究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发展进程中32个具有重要价值的“主题”, 为“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史”的建立进行了扎实的探索。该成果已由辽海出版社出版,全书近60万字,共分为“核心概念”、“重要论题”及“基本学科”三编。家组的鉴定结论认为:该成果是一部有特点、有开拓意义和原创价值的著作,可以说,它为有待进一步创立的“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史”学科,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核心概念、重要论题、基本学科等,做了扎实的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建构了雏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会对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理论史学科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该成果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它为体系性与历史性的探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该成果在许多理论范畴和论题的梳理上,达到了前人没有达到的系统和深入的程度。
       国家重点课题《舞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已列入出版计划
       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国民素质教育中舞蹈美育训材科学化探讨》的最终成果《舞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资华筠)已列入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计划。该成果包括:绪论、第一章舞蹈教育的历史回眸、第二章舞蹈教育与生理健康、第三章舞蹈教育与心理发展、第四章舞蹈美育实施的方法等部分。提供了测查、数据比较、方案设计等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的样本,体现出该成果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紧密联系文艺实践    系统总结理论成果《春润文心——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阐释丰富内涵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春润文心——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课题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飞龙、刘永明),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这一邓小平文艺理论的主题,从理论根源、现实基础、历史条件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文艺理论是在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和革命文艺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理论概括,该成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集中探讨了邓小平同志思考、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该成果作为一部30万字的专著,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发掘丰富史料    弘扬优秀传统《延安文艺运动史》记述革命文艺风雨历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延安文艺运动史》(课题负责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贺志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延安文艺运动的历史。该成果史料丰富,翔实地记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文艺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等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社团组织、文艺报刊、民众新音乐运动、街头诗运动及《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铜墙铁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荷花淀》、《暴风骤雨》等大量的创作活动等,对深入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弘扬延安精神、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基本国情到世界格局    从观念理论到政策体制《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探索创新体系构建途径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
       该成果提出,以创新为灵魂,以中国和平崛起为战略目标,构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体系:一是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系统研究,制定符合我国文化发展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二是以经济利益关系的战略性调整为目标进行国家文化产业制度创新,对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和投融资体制进行战略性改造和重组,借鉴国际经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组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跨国公司。三是推动文化产业理论的创新,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从思维方式、概念系统和理论形态的全面支持。
       该成果分析了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建设;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发展观;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以公共力量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加快国家文化外贸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等。
该成果还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家文化制度建设问题:建立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新的理论系统;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国家文化管理的有效法律制度和体系,实现文化上的依法治国等。
       深化现状分析与认识  着眼未来趋势和发展《21世纪中国动画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阐述发展思路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21世纪中国动画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中国动画跨世纪转型——亲历者口述史》(课题负责人:西安美术学院王宁宇),在全面、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动画的本质特征以及21世纪中国动画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等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科学划分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权限,尽快改变政出多门、职能不清以及高管理成本的现状;尽早出台动画分级制度,实行制作与播放分离,
       二、以市场为主导,进行动画片、漫画、特效、演示、游戏、网络多媒体等各动画产业门类的资源整合和策略联盟;推动行业协会及中介代理机构的建立,促进动画联合经营及产业链的形成。
       三、以计算机3D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动画生产方式作为21世纪我国动画生产的主导方向,逐步取代旧有生产模式。
       四、将艺术观念的更新、民族文化安全、未成年人教育观念、儿童与科幻文学现状等问题纳入21世纪我国动画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

       抓住关键性环节  促进产业化发展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研究着眼政策与实践探索
       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亟待探究的重要命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成果《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四川大学杨明洪),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四川省的有关实践探索,对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论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在产业政策方面,
       二、在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方面,
       三、在重塑国有文化主体地位的政策方面,
       四、在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政策方面,
       五、在科技政策方面,
       同时,还提出了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市场化配置等新机制、健全文化资源保护立法、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等建议。
 
        剖析现状问题  探究前沿领域《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提出建议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对文学艺术作品实施全面有效的著作权保护,是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课题负责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祝晓玲、任燕),结合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公约、条约以及国内外司法实践和典型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论述了我国在文学艺术领域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司法实践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学艺术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现行法律中著作权种类重新进行划分与整合,以澄清著作权分类理论的混乱,消除现行著作权法有关权利内容表述不准确、概括不全面及自相矛盾等对司法实践的不利影响。
        二、通过国内立法明确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与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等多种保护模式互相衔接配合,解决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本国作品和外国作品在国内不同等待遇等问题,使我国的文化、艺术创作及相关产业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构建分别以群体和国家为对内对外权利主体、以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为基本内容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以尽快改变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缺乏健全法律保护、被大量侵权甚至向国外流失的现状,保护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及其传承与发展。
        四、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的相关规定,完善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成立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等,以解决我国现行有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不适应司法实践需要的问题,促进网络发展和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间的平衡与协调。
        五、在我国有关法律中明确规定著作权人和肖像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并直接通过著作权法对肖像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加以限制,以解决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对公民肖像权的保护与《著作权法》(第3 条)对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相抵触的问题。
        六、在著作权法中采用著作权、与著作权相关权益二者并列的立法体例;对出版、表演、录音录像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等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采取一般定性+分类规定的系统化保护方法。
        七、进一步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性质、地位、权利义务,建立全国统一的综合性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八、建立合理的归责原则体系,进一步明确著作权侵权责任,加强著作权司法保护力度,逐步提高著作权司法保护水平。
        来源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要报(2006年第1~6期  ★  总第16~21期)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四号(西市龙首北路十字西南角)
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84842
研究所邮箱:qin-ar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