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创研动态

我一直在找北

阅读数: 11698

 艺术创作中心     周昊

 

        看文章标题,就知道我是认真看戏了。观看了小剧场话剧《公公很头疼》,坦率的说,我的头不疼。

 

        《公公很头疼》是西安本土原创话剧,是“筑梦计划·西安首届青年戏剧作片展演”的首演话剧,是青年戏剧工作者在西安戏剧舞台自由创作群体十年的重要亮相。

 

        小剧场话剧《公公很头疼》以演员口中齐颂:朋友、朋友、朋友,拉开了表演的序幕,似乎把观众带入了聚会的规定情境之中,开始了无厘头的戏剧叙事。

 

        《公公很头疼》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大胆,很鲜明,从宫里到宫外,从命运到江湖,从无奈到追求,从现实到鬼魅,从没有爱情的人物身份中挖掘爱情,用一个历史上被宫刑的典型人物贯穿始终,强化当代对历史的反思与调侃,揭示历史的无主题的抽象时空,演出效果如何,现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给予了回应。

 

        近些年,小剧场话剧方兴未艾,相比较传统戏剧舞台,拥有了大批年轻粉丝群体,使得西安的戏剧舞台生机勃勃,有了一种新的期待。

 

        常年看演戏,习惯于分辨是布莱希特的、还是斯坦尼的、还是中国传统元素相加的话剧类型,观看《公公很头疼》则不然,从一只鸟飞出鸟笼说起,到小公公逃生,紧随剧中公公跑东跑西,在人物关系纷杂、人物身份多样、无逻辑的事件中,寻找和发掘其艺术创作的线索,展开对《公公很头疼》的解读。比如人生,人生就是一个假定,每天都会有新鲜事,每天的内容往往不可预知,会发生什么,遇见什么,下一秒会怎样,我们都无从可知的,如同好友相聚,天南地北,从开始到结尾,话题也是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结果常常意料之外,常常戛然而止,然后各奔东西,各种意料之外,可以不在情理之中。

 

        《公公很头疼》创作类型在北京、上海的话剧市场屡见不鲜,这类戏剧艺术的创作,难免会对传统戏剧观念有所触碰。前些日子看到一篇介绍作家阎连科的文章,谈十九世纪文学到卡夫卡,他这一代人受十九世纪文学影响较深,不相信人可以变成虫子,也看不进去《百年孤独》,后来,开始着迷于二十世纪文学,再看十九世纪的小说《红与黑》、《飘》、《高老头》等,就没有那么入迷了。

 

        一直讲推陈出新,在约定俗成的思维框架中谈何容易。总是在思考什么是传统的,什么是当代的,边界在哪里?

 

        近几年,用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时段区别人群,艺术创作群体也有鲜明的分划,我呢,该沉浸在真实年龄的人群中,点评《公公很头疼》的戏剧观念,还是融入现场的观众,感知《公公很头疼》的戏剧语言呢?

 

        现场绝大多数观众和我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他们没有戏剧类型的框架,该陶醉且陶醉,该开心就大笑。虽然我没笑,也被现场观众的气氛感染,心情无比愉悦。

 

        整体感觉《公公很头疼》的艺术创作是下了功夫的,当下社会,能找到“公公”这个既传统又象征的人物主体,完成舞台的叙事,是很不容易的。舞台设计和灯光很简单,虽有贫困戏剧的风范,服务于剧中人物和情节,为有限的舞台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间。演员风风火火,声台形表极尽所能,在假定空间和事件中,能够带动现场观众一起嗨,舞台元素丰富,内容别具匠心,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通过对原创话剧《公公很头疼》的观赏,能够感知主创团队的艺术才华更为突出。

 

        《公公很头疼》创作观念,有突破,有亮点,对传统主流戏剧观念有一定的挑战和颠覆。当年,周星驰拍摄电影《大话西游》的时候,一些五零后、六零后的人看不懂,十年后,此片成为了后现代的经典,于此,时间会进一步说明《公公很头疼》的艺术价值。

 

        借《公公很头疼》的艺术创作,说一点我的思考,当下的艺术创作有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迎合,一种是引领。什么是迎合,要么为了奖项失去观众,要么,为了观众失去艺术。说到引领,是戏剧工作者回报生活追求梦想的最高任务。

 

        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西安不缺戏剧观众,极其匮乏给予观众的好戏,以及致力于戏剧艺术的演艺人才,如果说《公公很头疼》是一部好戏,离经典还有很大差距“筑梦计划·西安首届青年戏剧作片展演”开启了西安戏剧时代的一个标志,希望能够发掘和培养更多的戏剧创作人才,有更多的好戏奉献给广大的西安观众。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四号(西市龙首北路十字西南角)
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84842
研究所邮箱:qin-ar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