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学术活动

中国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

阅读数: 3304

       中国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艺术研讨活动,它带着历史的风尘、踏着秦声秦韵鼓点,于2006 年4月26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 2006年4月29日降下帷幕。这次研讨会是共商三秦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发展大 计的一次盛会,是展现陕西异彩纷呈民俗文化的一次盛会,是振兴民族音乐、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次盛会。在研讨会召开的日子里,三秦大地风里飘着古韵,花里裹着笛声,莺声里挟着论点,处处披着盛装,人人心暖如春。


       4月26上午,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在陕西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和参会代表阵阵掌声中拉开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向与会代表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李堂堂向大家通报了陕西省这几年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取得的成果,介绍了陕西省民族民间保护工程进展情况。


       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内容丰富多彩,突出了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实地考察的相结合的特点。本次研讨会在理论探讨同时安排了西安鼓乐社乐师现场韵曲;组织代表观看了富有陕西特色的汉江号子、榆林小曲、紫阳民歌、陕北二人台、华阴老腔、富平宫腔、合阳提线木偶、志丹扇鼓民俗文化表演;参观了美轮美奂的华县皮影、精美绝伦的凤翔泥塑、户县农民画、安塞剪纸、历史悠久的耀州陶瓷展;考察观摩了何家营、大吉昌、南集贤西村、南集贤东村东仓、城隍庙、泰和苑乐社等八家鼓乐社精彩表演。为了集中展示西安鼓乐的理论研究成果、检阅西安鼓乐的研究阵容,推动西安鼓乐的学术研究,本届学术研讨会组委会还遴选专家,组织了论文评奖。在公平、公证、公开的原则下,对大会收到的四十多篇论文进行了筛选、比较,评出了特别荣誉奖3名,荣誉奖1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规格主高、规模大,涉及领域广泛,影响深远。本次研讨会引起了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周边群众的广泛参与,国际友人注意,参会人员有来自国内艺术研究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化界名人、大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艺术团体的导演、作曲家、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编辑、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艺术总监、相关学科(法律、文学专业)的教授、已列入世界人类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区的代表、西安鼓乐乐社的老艺人等一百多人;还有观看西安鼓乐观摩演出的民俗摄影家、关心西安鼓乐的国际友人,喜爱陕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千余群众。


       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23家媒体,50多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媒中心副主任孙良刚、中国文化报主任徐涟、经济观察报殷练、人民音乐出版社常树蓬出席新闻发布会,并派专人进行了跟踪报道。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各界导报、西安商报、陕西文化信息网等各大媒体全程跟踪采访,新华网、光明网等三十多家网站转载了会议消息。


       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收到的论文数量多,涉及领域广泛。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四十多篇,其中省内代表论文十七篇,国家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论文二十余篇。论文针对西安鼓乐承载的文化内涵、它与唐宋音乐在体式结构、曲谱韵律上的紧密联系;西安鼓乐与宗教音乐、民俗文化、民间其它乐种的关系;西安鼓乐的生态还原、挖掘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六十多位学者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会上发表了各自独到见解,部分学者发言以全新的视角,触及到了西安鼓乐研究的盲区。会内会外,处处洋溢着求真务实、畅所欲言,热烈坦诚的学术氛围。充分体现了严谨求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学术态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这次西安鼓乐研讨会使我们对西安鼓乐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学术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我们今后探索抢救、保护西安鼓乐的方法和步骤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西安鼓乐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我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活动,产生了示范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四号(西市龙首北路十字西南角)
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84842
研究所邮箱:qin-ar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