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刊物在线

龙首大讲堂第十四讲

阅读数: 6065

       龙首大讲堂第十四讲西安鼓乐概说


       2014年7月25日,由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龙首大讲堂”迎来了今年的第二讲,也是继开办以来的第十四讲。主讲人邓萌副研究员以“西安鼓乐概说”为题,深入探讨了西安鼓乐源流、西安鼓乐的乐队乐器、西安鼓乐乐谱及表演形式、西安鼓乐曲牌曲目、西安鼓乐传统乐社与传承人、西安鼓乐研究保护。讲座由丁科民所长主持,全所四十余人到场并认真听取了此次讲座内容。

 

 

 


       前言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西安鼓乐主要分布于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


       现存主要民间乐社有:西安市都城隍庙鼓乐社; 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西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西安市大吉昌鼓乐社。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4人,省级3人。


        一、 西安鼓乐源流


        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保存着自唐代以来中国古代音乐的宫调系统、谱式体系、曲目内容及来源、结构构成、韵曲手法、表演形式及相关文化习俗,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变化,一直延承不断,并由民间艺人同佛教、道教等各种音乐不断交流形成僧、道、俗三个流派,时至今日依然在活跃演出。


        1、历史渊源


       追溯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资料分析考证,西安鼓乐有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受到明清以来其他各种音乐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鼓乐不仅保存着大量唐曲名录中的曲谱,有着暗合唐代大曲结构的大型套曲,而且它一直在使用着宋代流行的工尺谱——与姜夔基本相同的俗字谱。


       西安鼓乐最后的盛行应在清朝的康乾盛世(现存最早可信的谱集为康熙28年,即1689年的民间乐社抄本),后渐低落。1946年,著名鼓乐艺师、城隍庙道士安来绪设立“音乐研究会”,不分门派,广收徒弟。鼓乐在西安地区曾一度拥有铜器社和细乐社50多家,其中细乐社有20多家。至1949年前,至少仍有20余家乐社在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中断数年,但后又恢复。


        2、西安鼓乐的命名之争


        西安鼓乐自古流传于西安民间。在民间没有固定称谓,“古乐”、“细乐”、“鼓乐”、“香会”、“水会”等。
        西安鼓乐名称的由来


       1953年,杨荫浏与有关专家两次来陕,会同陕西本地的音乐研究者李石根等共同调研民间音乐。在调研中,流传在西安地区的鼓乐引起了杨荫浏的注意。这次调研历时半个月,专家学者们考察了何家营、西仓、南集贤、东仓、显密寺、南院门、香米园、城隍庙、迎祥观等乐社,访问了二、三十名艺人。 随后形成了《陕西的鼓乐社和铜器社》调研资料,成为西安鼓乐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


      “西安鼓乐”与“长安古乐”


        西安鼓乐:


       1980年,李石根在《西安鼓乐艺术传统浅识》一文中,追溯了“鼓乐”名称的起源:他们在1952年给它定了一个名称叫“鼓乐,以后就沿用下来了”。


       长安古乐:


       1983年起,李健正和余铸做了大量的西安鼓乐研究工作。李健正对西安鼓乐的命名前后有两个:“西安古乐”和“长安古乐”。


       学术研究应注重内涵


       西安鼓乐历史悠久,对于今天来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意义重大。西安鼓乐的研究重心应是保护传承,名称探讨虽然有必要,但传承才是当务之急。


       西安鼓乐的名称已经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做名称之争没有意义。专家们应齐心协力解决西安鼓乐面临的困难,做好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工作。


       3、西安鼓乐的流派


       西安鼓乐,传统上分为玄释二门,俗称僧道两家。另外有一些农村乐社,近于僧家,由于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调,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现在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


       僧派:僧家相传为一位毛和尚和一位袁和尚所传,其演奏悠扬而较热烈。代表乐社:东仓、西仓、显密寺、大吉昌、香米园、三义庙等。


       道派:道家相传为九曜街城隍庙道士所传,讲求在技术上“磨工加花”,演奏较为细腻精致、平和优雅。代表乐社:城隍庙、迎祥观。


       俗派:俗派异于僧道两家,演奏质朴热烈浑厚。代表乐社:周至县南集贤东、西两村,长安县何家营村。


       二、 西安鼓乐的乐队乐器


       西安鼓乐的乐队以管子、笛子主奏,编制为笙、管、笛、锣、鼓、板、铙、钹,其中最突出是坐鼓、战鼓、乐鼓、豆鼓、单面鼓、高把鼓等六种鼓,这些乐器演奏技巧高难。乐队建制一般都在30人以上,最多可达50多人。


       西安鼓乐乐器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


       1、敲击乐器:分别有鼓、锣、铙钹、梆子等。


       鼓乃西安鼓乐之突出特征性乐器,其中坐鼓形制甚古,有专用鼓架,置于桌上演奏,作用亦最突出。由坐鼓与铙钹配合的鼓段曲,是西安鼓乐最具特色的一类乐曲。


       2、旋律乐器:分别有笙、管、笛等。


       笛:为定音乐器。鼓乐中定音乐器的定义,一是指其专调专曲专社专用,二是指乐队的音高以该乐器为准。笛分有平调笛、梅管笛(又名昆笛)、官调笛三种。


       3、相关器物


       在乐器配置方面,由于西安鼓乐各个乐社艺人数量并不一致,因而乐器的配置也不太相同,但重要的一点是节奏乐器需慎,旋律乐器宜松——即节奏乐器件数需慎重控制,旋律乐器件数则可宽松。乐队和布局,不论行乐坐乐,位置均有明确规定。


       演出时其他相关用品主要为多年沿袭的迎神赛会仪仗、仪式的用具用品。有令旗、彩旗、高照斗子、万民伞、香火笼子、社旗等。演奏行乐时须按一定阵容次序排列行进,演奏坐乐时,则按一定布局环列于演奏席的后面及两侧。


       三、西安鼓乐乐谱及表演形式


       鼓乐的乐谱全系手抄本,据1952年以来的调查、统计,约有100多本,较早的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的抄本《鼓段、湛、小曲本俱全》和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城隍庙的一部无书题抄本。乐谱中更多的是清道光年间的抄本或转抄本。


       何家营鼓乐社流传下来的标有“大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字样抄本(原谱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如果这部抄本的年代可信的话,西安鼓乐的历史将被推进到公元八世纪。


       1、中国乐谱的源流


       我国乐谱起源于公元前2550年的黄帝时代“截竹为管,作六律六吕,续定五声之名”。 汉晋时代,古人在五声基础上,发明了古琴文字谱和六个音名十声音阶的“乂工谱”。唐代,在古琴文字谱基础上,又发明了古琴“减字谱”;在“乂工谱”基础上,发明了十个音名八声音阶的“唐代燕乐半字谱”。宋代,在“唐代燕乐半字谱”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变化音,形成了十个音名十二声音阶的“宋俗乐字谱”。元代,俗字谱演变为“工尺字谱”。“工尺谱”就是对元代出现的“工尺字谱”加以简编,使其成为九个音名、七声音阶,逐渐定型而来。 明、清延续。


       目前从古籍与考古中,我国古代乐谱主要有敦煌琵琶谱、俗字谱、古琴减字谱、工尺谱等。


       2、西安鼓乐曲谱


       西安鼓乐的乐谱是属于哪一种乐谱呢?


       第一种观点:唐代以来认定的工尺谱。


       第二种观点:属于燕乐半字谱或工尺谱体系。


       第三种观点:来源于印度梵文谱。


       西安鼓乐谱分类


       西安鼓乐谱有乐曲谱和鼓谱之分。现存各流派乐谱约有一百余册。


       乐谱


       西安鼓乐乐谱与宋代俗字谱同一体系,谱字基本相同,而宋谱与唐谱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乐曲的曲目上,西安鼓乐中唐以后各代曲牌都有。


       鼓谱


       又称“扎子”、“鼓扎子”。有两种记写方法,一种是以鼓的状声字记写,一种是以锣、钹等铜乐器的状声字记写。以鼓的状声字记写的鼓谱,击鼓心用“吞”字或“灯”字,击鼓边用“乍”字。根据资料分析,鼓谱产生的年代最早不会超过晚清,是西安鼓乐在发展历程中后来加入的。


       3、表演形式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两者在演奏形式、乐队编制、乐曲结构以及运用场合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西安鼓乐还有一种在庙会中表演的合唱的声乐部分,称为“念词”。


       4、传承方式


       西安鼓乐乐社担任着西安鼓乐的传承使命。每个乐社有一个会长,会长靠大家推选产生。传统上社里的事物由会长和德高望重的主要成员决定。过去,新成员入社时,要敬神,还要拜师。乐社的学习和练习一般在晚上、农闲、雨天等空闲时间进行。


       西安鼓乐的传承主要使用工尺谱,学艺时,师父会先教学生用传统工尺谱韵曲、背熟,再学习演奏乐器。


       在实际的传承中,“有的具体演奏方法和动作还要通过看师父的实际敲法来学,这叫手传。”可见,虽然有谱的留存,但是,“手”传心授也是传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鼓乐传谱有两大特点,一是历来采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二是重视哼哈音韵的运用。这两个特点是由工尺谱的记谱方式决定的。工尺谱只记录音高,并没有表示出时值,没有师傅的面对面传授是无法掌握的。


       西安鼓乐是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香火不绝,是一部活着的民间音乐编年史,是文化传承的奇迹。


       乐社的艺人们不仅是演奏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乐谱的直接传承者,他们把当时存在于社会上能见到的鼓乐乐谱都记录下来,使古老的西安鼓乐得以在民间保存下来,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5、西安鼓乐的功能性


       西安鼓乐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定的第2条第2款的表演形式及第二条第3款民间仪式、节庆活动。西安鼓乐依附于民间宗教聚会(庙会)的“迎神赛会”和民俗中的“祈雨”、寿丧等活动。主要社会功能有:


       A、过会:指庙会,到时去寺庙朝拜演奏,每个庙过会的日期不同。


       B、开光:新庙落成的开光活动,要请乐社去演出。


       C、祈雨:西安鼓乐过去与天旱时的祈雨活动有一定关系,但20世纪以来,农村的社还保存着祈雨的传统,城区乐社的演奏活动基本已与求雨无关。


       D、丧事:一般不参加,本社成员或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去世后,社里才会用演奏的方式去祭奠。


       E、社火:每年正月春节、元宵节期间,有的乐社会参加活动,为街坊的社火伴奏。


       另外,道教、佛教寺院的乐社在举行一些法事仪式时,除了本身专门的宗教音乐外,在仪式之余也可演奏西安鼓乐。


       四、西安鼓乐曲牌曲目


       据早年油印材料记载:“已见到的抄本乐谱,共70本。记何家营鼓乐社5本、西仓鼓乐社16本、南集贤东村鼓乐社24本、南集贤西村鼓乐社8本、城隍庙迎祥观鼓乐社17本,合计70本。”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间各乐社保留乐谱百余册,留存曲目大约2000多首,曲名、曲牌1200多个,套曲40多部,锣鼓牌子50多个,722套(个)曲目。西安鼓乐现存的曲牌曲目,主要由唐大曲、唐杂曲,宋诸宫调、元明杂剧,隋唐以后部分古老民歌、民间小曲三大类组成。


       曲牌曲目历史渊源


       西安鼓乐曲牌曲目“绝大多数出于南北曲牌,也有些是民歌曲调、民间歌舞曲调和后来的某些戏曲音调,看来是由不同来源,经过长期吸收而逐渐累积起来的。”


       现存西安鼓乐乐谱中,包括了唐代教坊曲、宋代词牌曲、明代琵琶曲、清代戏曲中应有的曲目等,还有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曲目,可能历时更悠久。如西安鼓乐与宋代俗字谱同一体系,谱字基本相同,而宋谱与唐谱又有密切关系。在乐曲结构上,如匣与唐大曲的今少,《曲破》《赶东山》与唐大曲的“入破”、“破第二”以及宋的“曲破”,赚与宋代的“唱赚”,别子与元杂曲剧中的“楔子”等,都有着渊源关系。


       西安鼓乐中的唐代曲目


       西安鼓乐曲中见于唐代曲牌的有:《风入松》《浪淘沙》《水龙吟》《苏幕遮》《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


       西安鼓乐与《教坊记》所记载的唐代燕乐以及大曲曲名相同的有:《乌夜啼》《拓枝引》《贺圣朝》《千秋岁》《春光好》《满园春》《柳青娘》《杨柳枝》《柳含烟》《望江南》《遐方怨》《雨霖铃》《浪淘沙》《鹊踏枝》《玉树后庭花》《婆罗门引》等等。与唐诗、词同名的有《碧玉箫》《忆秦娥》《玉姣枝》《春宵曲》《玉楼春》《江南好》等。


       1993年李健正《最新发掘唐宋歌曲》中得到的唐代曲目包括《望月婆罗门》《苏幕遮》《忆江南》《柳含烟》《鹊踏枝》《伊州歌》《凉州》大曲、《倾杯乐》大曲、《拓枝》大曲、《三台》舞曲、《甘州歌》摘遍等。


        西安鼓乐中的五代曲名


        西安鼓乐与五代乐曲同名的有:《点绛唇》《三台令》等。


        西安鼓乐中的宋代词牌曲目


        西安鼓乐曲中见于宋代词牌曲的有:《好事近》《贺新郎》《浣花溪》《江城子》《满庭芳》《千秋岁》《鹊桥仙》《望江南》《夜行船》《明妃怨》《醉花阴》《朝天子》《遐方怨》《相见欢》《醉太平》《点绛唇》《殿前欢》《后庭花》《柳含烟》《好事近》《乌夜啼》《贺圣朝》《临江仙》《醉春风》《感皇恩》《下水船》《哪吒令》《三台令》《鹊踏枝》《滚绣球》等。


         西安鼓乐曲名与宋代词牌曲名同名的有:《人南渡》《醉太平》《拜星月》《满庭芳》《一枝花》《醉春风》等。《一枝花》在史料记载中多处谈到,西安鼓乐中的《南吕一枝花》表演时将笙、管、笛、鼓等合奏,演绎的是被誉为“绕梁三日不散”的雅乐。


       西安鼓乐中的元明杂剧南北曲目


       西安鼓乐曲中见于元明杂剧南北曲的有:北词八套、《正宫端正好》《黄钟醉花阴》《中吕粉蝶儿》《南吕一枝花》《仙吕赏花时》《商调集贤宾》《双调新水令》《越调斗娜乌》,元曲曲牌曲《尧民歌》《山坡羊》以及《北词》《南词》《经套》等套曲中套用的诸多曲牌。


       西安鼓乐中保存的《水龙吟》《江城子》《小桃红》《后庭花》《齐天乐》《扫花游》《满庭芳》《鸭头绿》《鹊桥仙》等曲目,都是《词综》所编元词五十八首中的词牌。


       清代


       西安鼓乐谱与清代庄亲王允禄编撰的《九宫大成》中的所记录的曲牌名同名曲的有:《三台》《端正好》《集贤宾》;疑似同名曲的有:《催板》与《催拍》、《千秋令》与《千秋节》、《金凤阁》与《金凤曲》等。


       总之,西安鼓乐曲目与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谱曲虽然曲名相同或相似,并不能断定就是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曲调,但至少说明西安鼓乐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乐曲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五、西安鼓乐传统乐社与传承人


       历史上,西安鼓乐乐社众多,解放初,仅西安城区就有乐社四五十家,每到演出季节,大街小巷,彩旗飘扬,笙管齐奏,鼓乐齐鸣,一派热闹景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乐社逐渐消散减少,目前仅有六家民间传统鼓乐社正常传承演出,包括西安市都城隍庙鼓乐社、 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西安市东仓鼓乐社、西安市大吉昌鼓乐社。乐社成员包括农民、教师、退休工人、学生等。这些乐社代代相传,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每家乐社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传承人。


       六、西安鼓乐研究保护


      20世纪50年代至今,据中央音乐学院褚历博士的初步统计,有关鼓乐或与鼓乐有关的文章、著作、印刷、发表、出版的已有187篇(部),作者65人,特别是从1978年至今,对鼓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理论研究涵盖了乐谱整理、音乐史、知识介绍、比较研究、乐器研究、体裁研究、保护传承研究及其他研究等各方面。


       1952年起,西北音协即组织专家学者对西安鼓乐进行调查、记录和整理;1953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部门派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后正式命名为“西安鼓乐”。1961年,安来绪接受了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和多位著名音乐家的访问;随后又受中国音协之邀,率城隍庙乐社赴京向音乐界及社会进行表演性学术性演出。1980年,陕西省文化厅批准成立“唐代燕乐研究室”,首要任务就是抢救、整理和研究西安鼓乐,并陆续编印了历年来抢救、挖掘、整理、研究的成果,如《西安鼓乐曲集》(八卷九册),《陕西鼓乐译谱汇编》(五卷)及学术论文等等。1985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牵头,以何家营为基地,建立了“鼓乐陈列馆”(时为国内第一家民间专题博物馆)。1987年,由陕西省文化厅组织西安鼓乐进京,举办了“第五届华夏之声?西安鼓乐音乐会”。在此期间,一些艺术家和院团,开始根据西安鼓乐素材编创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音乐作品。此后,西安鼓乐多次组团在国内外进行巡演,每每引起轰动,盛况空前。并正式被载入《中国民间器乐集成》。2005年,陕西省启动了西安鼓乐“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工作。


       申遗历程:


       2004年4月,国家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又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9月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每年给传统乐社发放保护专项资金,累计90余万元;


        二、建设西安鼓乐传习所,目前已在南集贤、何家营鼓乐社所在地建成两处,其他乐社将分批次逐渐建设;


        三、每年举办西安鼓乐艺术节,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八届,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举办西安鼓乐进校园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五、组织乐社外出交流演出,近年来,陆续在澳大利亚、韩国、德国、 法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扩大了影响;


        六、在西安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了教学基地,现拥有50 多人的西安鼓乐艺术团;


        七、在西安大唐芙蓉园、财神庙等旅游场所设点演出,进行生产性保护;


        八、出版西安鼓乐相关影像资料,截至目前已出版DVD碟片2套12张;


        九、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正在编撰《西安鼓乐大典》(5本一套,包括《西安鼓乐概论》《西安鼓乐古谱影印集》《西安鼓乐新韵》《西安鼓乐论文集》《西安鼓乐口述史》),该丛书已经成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其中《西安鼓乐口述史》是国家西部课题;


       十、采取报纸专栏介绍、电视专题播放、网络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它继续了唐宋以来的音乐传统,保存了唐、宋大曲的音乐痕迹,反映了历代民间音乐家的创作成果和审美观念,是一部活的音乐发展史,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让我们每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四号(西市龙首北路十字西南角)
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84842
研究所邮箱:qin-ar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