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单位简介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简介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是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的,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的直属事业单位,是陕西省唯一从事艺术理论综合研究的专门机构。其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陕西省剧目修审委员会、1957年剧目工作室,正式建所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历任领导:郑中和(主持工作)、姬存让(书记)、陈孝英(所长)、李培直(书记兼副所长,主持工作)、李世斌(所长)、洪济龙(所长)、丁科民(院长)、唐瑜君(书记,主持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逐步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艺术科研为中心,以人才建设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办成西北知名的,全国一流艺术科研创作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艺术交流中心的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求真务实、勤奋严谨的学风。铸就了吃苦耐劳、甘于清贫、执着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从一九八七年到二00八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机构设置不断完善:内设机构由原来的单一的剧目修审工作室发展到了6个专业研究室:戏剧研究室、音乐研究室、美术研究室、影视研究室、舞蹈曲艺研究室、课题部;3个业务中心:艺术创作中心、艺术教育中心、艺术资料中心;2个杂志编辑部:《喜剧世界》、《艺术界》;3个行政职能部门:办公室、后勤部、物业办。初步形成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工作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从居无定所到小规模租用、借用房子办公,发展到了拥有3276平方米五层创研办公楼的优越条件。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集中了一大批学术专门人才,形成了在各个艺术学科领域卓有成就的专业人员队伍,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创作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学、音乐、戏剧、美术作品。职工人数由创业之初的21人,发展到了现在的51人,中高级职称人数由八十年代初的9人、增加到了现在的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三五人才1人、四个一批人才1个;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三十多年里,圆满完成了国家 “八五”、“九五”社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13项,国家西部课题2项、文化部重点课题5项,省级课题8项,到2008年底,全所共出版学术著作93部,约3235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350多篇,约1323万字;完成调研课题70多项,调研报告约535万字,获奖成果达350多项。 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入选“人类物质遗产代表名录”申报先进单位、陕西秦腔博物馆筹建先进单位。                         


                   青灯长卷,上下求索,在“中国文化万里长城”领域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主要承担了文化部下达的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课题任务。这近二十多年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踏遍了青山,深入到了三秦大地107个县(区),白天走村串户,提着录音机、照相机,带着一只笔一个笔记本,一首歌一首歌,一个曲一个曲地录,一个字一个字地记;晚上伴着青灯一遍一遍地哼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校记。经过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求索,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八五”重点艺术科研课题—— “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0部中的7部,约1300万字的编撰工作。1992、1994、1995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中国艺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相继出版。在“全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工作首届表彰会议”上,文化部、国家民委和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分别授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编辑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编辑部先进集体奖。陕西省文化厅、省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也举行了“首届文艺集成、志书表彰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荣获艺术科研管理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编辑部、《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编辑部、《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编辑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编辑部获先进集体奖。为此,受到了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誉。  


       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程,是中国文艺史上一项空前的文化系统工程,被誉为“中国文化万里长城”,在中国艺术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立程碑的意义。为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在继往开来的“中国文化万里长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奠定了在陕西乃至全国艺术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军地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为省委、省政府文化决策服务为己任,为陕西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为宗旨,为陕西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提供服务为职责,紧密联系陕西实际,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将重点转移到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陕西文化艺术事业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上来。以陕西文化基础理论、文化发展现状研究、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为突破口,艺术科研领域不断拓展,从80年代初单一的戏剧研究拓展到了戏剧、美术、影视、音乐、舞蹈、曲艺、陕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研究、陕西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时代感突出,现实意义浓厚、学术观点新颖,研究难较大的研究课题,艺术科研取得了卓著成绩。  


       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国家艺术科学规划“九五”课题《秦汉乐舞志》、文化部“九五”重点课题《唐大曲与西安鼓吹乐比较》、《中华舞蹈志·陕西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曲艺志·陕西卷》、西部课题《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现状与发展研究》、《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现状调查·陕西部分》、《中国民间舞蹈资源现状调查·陕西部分》、《中国民间音乐资源现状调查·陕西部分》、《陕南民歌现状调查》、国务院、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鼓乐调查》、《陕西省县级剧团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关注农民文化生活需求调查》;省委宣传部重点课题《陕西省创作人才和重大题材创作调查报告》、《推进我省文艺繁荣的思考》、《关于打造陕西文化品牌战略的发展研究》;陕西省文化厅课题《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或重艺术实践,或重产业发展,或重资源整合,或重现状分析,为我国及陕西的文化艺术实践、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利用、文化体制改革、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提供了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宏观性、前瞻性社会文化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我省综合文化实力,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和谐陕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艺术科理论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新成果    


       2008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国家、省级课题立项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申报成功了《陕西省艺术资料数据库建设》、《延安新秧歌运动》两个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十一五”规划课题,为陕西省争得了荣誉。《陕西曲艺史》、《黄河流域原始氏族部落文化对民间美术及传统文化影响研究》、《陕西民间戏曲剧种与社会系统研究及其多媒体数据库建设》、《耀州药王山北朝碑刻的形成及书法形态研究》,《当代陕西十剧作家批判》、《秦腔文化生态研究》、《从西安鼓乐的传承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书法的创造性直觉研究》八项课题分别列入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十一五”规划重点和一般课题项目。新申报的这些课题既注重了我所艺术史论研究的延续性、又注意与陕西现实研究的切近性;既突出了陕西地域特色,又兼顾到了全国文化分区,同时突出了我所西安鼓乐和戏剧史论及理论研究的特色。这些研究课题的展开,将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对陕西艺术史论研究、陕西非物质文化保护、陕西戏剧、美术、书法事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陕西艺术研究所科研工作者本着“志于道、据于德”的原则,从“依于仁、游于艺”目的出发,结合课题研究,在陕西文化艺术科研领域书写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先后在《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剧本》等千余种报刊发表论文、艺术作品2350多篇(幅);29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理论评奖、学术研讨会、论坛中获得殊荣;推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理论专著、论文集、编著计93部,综合艺术论著主要有:《陕西艺术丛书·艺术研究荟录》1-3辑、《新时期陕西文艺论文选》,《陕北文化理论研讨会论文集》、《陕南文化研讨会》、《关中文化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三秦文化的历史品格》、《和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激情与沉思》;文艺喜剧美学方面的论著主要有:《幽默理论在当代世界》、《中国幽默小说选》、《漫话幽默》、《一位被人遗忘的天才—左琴科的幽默》、《喜剧美学初探》、《幽默的奥秘》、《名人学者论幽默》、《美》、《美丑悲喜之间》;戏曲艺术史论、理论方面主要有:《中国秦腔史》、《陕西省戏剧年鉴》、《秦腔剧目初考》、《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秦腔探幽》、《秦腔研究论著选》、《秦腔传统折子戏选》、《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思变·选择·超越》、《中国戏剧管理体制概要》、《新时期陕西戏剧论文选》、《明清俗曲在陕西的流变》、《剧海漫游》。美术理论方面有:《美术辞林》(版画艺术卷)、《陶瓷的文化品鉴》、《中国民清图象解析》、《中日佛教艺术发展衍变比较》、《母亲的花儿》;音乐美术艺术理论方面有:《陕西新十年音乐研究文选》、《二人台音乐》、《露水地里穿红鞋——信天游曲集》、《传统音乐探幽》、《传统音乐生态透视》、《陕北秧歌研究》、《陕西民间鼓吹乐精选》、《陕西风俗歌》;舞蹈方面主要有:《陕西民间舞蹈概览》、《中华舞蹈志·陕西卷》、《舞蹈新论》、《陕西舞蹈新论》;曲艺方面主要有:《韩起祥传统书目选编》;文化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有:《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陕西省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等。这些理论专著、论文集、编著的出版,论文、综述、调研报告的发表,推进了陕西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者的脱颖而出,提高了陕西艺术研究的综合实力,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此《中国文化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发表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力”。《陕西日报》也进行了报道,《三秦都市报》以“品味陕西艺术的盛宴”为题予以专题报导,肯定了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弘扬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 

 

身在书斋,心存巍阕,在艺术创作田地里抒写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抓艺术科研创新的同时,将出作品,出精品放在了重要位置来抓,艺术创作领域不断扩展:从80年代初的单一的剧目创作,扩展到了文学、戏剧、音乐、影视剧、文学美术、书法等方面。出版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长篇报文学10多部,发表小说、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作品110多篇。创作秦腔、歌剧、京剧等剧目30多台,出版有美术、书法作品10多册,展出、发表作品1100余幅。

 
        文学方面主要有:长篇小说《天国葬礼》(上、下两部)、《特别谍案》、《秦宫秘史》、《碧血鹰魂》、《残秋》、《媚蝶》、《后三国演义》、长篇报告文学《百战将星·肖永银》、长篇传记文学《沧海风流》、长篇记实文学《中国汽车梦》、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高西沟调查》、《风云人物李灭资》、《中华一绝》、《皮影王传奇》、《天使与弃婴》诗集《疯狂的头发》、儿童文学集《圆圆“国王”》、《秦始皇帝陵奇遇记》、《百鸟百兽王国里的故事》、《天上一颗星星的传奇》、《大山的童话》、《神奇土地上的童话》等;连环画《西凤酒的传说》(4册)、《法门领袖玄奘》(上下册)等。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面世,为陕西文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1988年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黄河大移民》和2006年获全国报告文学特等奖的《高西沟调查》,将报告文学从一般作家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拓展到了挖掘人性的精神纬度,并延伸向了历史与现实叩问民生民情的人文关怀上,体现出了知识识分子“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身在江胡”,“心存巍阕”的强列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彰显出了其作品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气息。  


         戏剧剧目主要有:《刘志丹》、《古城墙》、《少帝轶事》、《情祭秦王宫》、《虢都遗恨》、《司马迁》、《浣花溪赋》、《玉华传奇》、《柳河湾的新娘》、《风雨老腔》,《月缺月圆》、《关中大厨》等优秀剧目。其中《司马迁》获“五个一工程奖”、。《柳河湾的新娘》、《风雨老腔》分别分别获得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一等奖。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观赏性,《风雨老腔》一剧使原本规整严谨的京剧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形态——“陕派京剧”,这种京剧艺术地域化、本土化的尝试属首创。《柳河湾的新娘》则呈现出的唯美感觉和创新实力,让观众耳目一新,该剧将关中民俗元素运用得淳朴、唯美、空灵,无论是红纱、剪纸营造的喜庆婚礼,古风浓郁的宅院,还是花开灿烂的柳河边、竹林间,抑或是风雨拍打的茅屋小径,都呈现诗情画意的清幽感觉。这些作品的推出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的舞台“精品工程”工作。  


         音乐、影视作品有:秦腔《醇觚原》、《药王孙思藐》、《商鞅立信》、《浪子告御状》、《天河配》、《黄飞虎反五关》音乐、首届农民戏剧节主题音乐创作等。电视剧《国格赋》、《风流大市场》、《水电将军》、《县委书记的家事》、《香女》、《乱世英雄吕不韦》;戏曲电视剧《狸猫换太子》;专题片《千秋丰碑》;纪录片《长大的故事》等。  


        美术作品有:《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杨玉环奉诏温泉宫》、《陕北腰鼓》、《高原云》、《回娘家》、《黄河畔》、《黑白装饰画集》、《和平》、《黄帝乘龙升天》、《难忘的歌》、《母亲的花》等,部分作品被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收藏。美术研究室集体创作的大型壁画《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在宝鸡市中心的河滨公园落成时、雕塑《轩辕黄帝》在黄帝陵完成时,《人民日报》发表了评介文,多家媒体进行了专访报道。《陕北腰鼓》获“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览”铜奖、《黄河畔》获“陕西省第二届版画展”三等奖。《浪子告御状》秦腔音乐获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优秀奖,《商鞅立信》音乐、首届农民戏剧节主题音乐分别获得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农民戏剧节优秀作曲奖。这些影视剧的播出,音乐、美术作品的推出与获奖,为陕西文艺探索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心系文化发展,情牵艺术繁荣,为民族艺术振兴一次次鼓劲加油  


     文化探讨,学术交流是推动艺术研究和文艺繁荣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推进新思想、新观点、新学者脱而出的平台,三十多年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为推进陕西文化艺术建设,在这一方面做了不懈的努。1978——1999年,先后举办、承办、协办各种学术活动70多次,1984年3月,配合陕西省振兴陕西地方戏曲工作,举办的“首届中国梆子腔学术研讨会”,打响了振兴秦腔及陕西地方戏曲的第一炮。,这次研讨会与会的各地专家,学者30多人,提交的会议论文26篇,对秦腔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作了初步地探讨。为了进一步加强振兴陕西地方戏曲工作,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又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经过较长时间的组织筹备,于1985年10月在西安举行了“全国振兴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计150余位专家莅临盛会,各省提交的会议论文多达71篇,除对以秦腔为代表的全国各地梆子戏的振兴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地研究和讨论外,并对部分省(区)声腔改革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现场交流。这次会议为振兴秦腔进一步拓宽了新的视野。之后,又相继召开了“振兴秦腔发展战略研讨会”、“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研讨会” “中华梨园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学术讨论会”等戏剧理论研讨活动。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美学、美术、音乐舞蹈学术活动,主要有:“首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 “陕西民族音乐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第三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中外喜剧电影专题)”、“第四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暨赵本山喜剧学术讨论会”、 “陕西省第十一届喜剧小品理论研讨会”、大型壁画《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学术研讨会、“陕北秧歌学术讨论会”、“舞蹈基础理论讲座”。 “陕北说书学术讨论会”、“陕西民间鼓舞学术讨论会”、“中国传统音乐学第五届年会”、“陕西省民族音乐学术论文讲评会”、“新时期陕西文艺现状与未来”专题学术研讨会、“陕西省首届艺术科研成果展览”、“喜剧小品创作座谈会”、“喜剧小品理论研讨会”。 “《渴望》学术研讨会”。  
   进入二十一世纪,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充分发挥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针对陕北、关中、陕南不同文化版块,制定了地域文化研究规划,先后举办了“陕北文化理论研讨会”、“陕南文化研讨会”、“关中文化理论研讨会”、“陕西影视发展高级论坛”、“澄城尧头陶瓷学术研讨会”;与文化部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发展论坛”、承办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文化部科教司、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 “21世纪文化艺术发展论坛暨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长会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讨会”、“中国秦腔高层论坛”等大型在全国有影响的活动,有效地推动了陕西艺术科研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  

 

               维系炎黄文化血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周至唐,长达一千一百余年间,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三秦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一直将保护、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民族民间艺术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了一大批明、清陕西地方剧种剧目手抄本。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结合民族民间集成的编撰工作,又收集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资料及实物艺术资料。  


        近年来,为杜绝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料的“二度流失”,保留华夏文化血脉,多方争取资金对,投入人力、物力建成了150平方米的两个展藏室,对收藏于50年代,明、清、民国流传于陕南、陕北、关中一带的秦腔、汉调桄桄等29个剧种手抄本及与之相关资料进行表糊、整理、归档,整理出完整的剧目手抄本12947册,残本6000多册、归类脸谱300个、木制雕板刻制工具7套。同时,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编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陕西卷》时收集的陕西省民族民间流传的民歌、戏曲、曲艺、民间器乐录音录像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编号、归档。整理出流传于陕北、陕南、关中的民间器乐录音1080盘、戏曲音乐666盘、曲艺音乐806盘、民间舞蹈173盘700余小时、图、照片1000余幅、民间艺术资料5000余册。2006年,聘请专业人员,自筹资金,购置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将所藏面临消磁老式录音、录像带刻录成光盘,现已完成刻录500多盘,有效地保护了原生态资料。  


        西安鼓乐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特色研究项目之一,在全国都是独有的,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就成立了“唐代燕乐研究室”,后又成立了“西安鼓乐研究中心”,抢救、挖掘、整理、研究西安鼓乐。1986年,陕西艺术研究所牵头,以长安区何家营为基地,建立了“西安鼓乐陈列馆”,时为国内首家民间音乐专题博物馆。2003年完成了文化部重点课题《唐大曲与西安鼓吹乐比较》课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安鼓乐的保护, 2006 年4月26日,承办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 ”。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四十多篇,这些论文针对西安鼓乐承载的文化内涵、它与唐宋音乐在体式结构、曲谱韵律上的紧密联系;西安鼓乐与宗教音乐、民俗文化、民间其它乐种的关系;西安鼓乐的生态还原、挖掘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六十多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表了各自独到见解,部分学者发言以全新的视角,触及到了西安鼓乐研究的盲区。这次西安鼓乐研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西安鼓乐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学术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我们今后探索抢救、保护西安鼓乐的方法和步骤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西安鼓乐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我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活动,产生了示范作用。  


        “中国西安鼓乐研讨会”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及时制定了《西安鼓乐保护方案》长期保护方案,在保护传承人、保护乐社方面既提供了资金支持,又提供了智力支持,2007年4月、2008年4月,分别举办了第一、第二届“西安鼓乐艺术节”、“西安鼓乐培训班”,在文化艺术报开设了“西安鼓乐理论专栏”,出版编印了《西安鼓乐曲集》(八卷九册)、《陕西鼓乐译谱汇编》(五卷)《触摸唐乐》、《西安鼓乐优秀论文选》、《远古记忆》的等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的著作,2008年9月,完成了国务院、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鼓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函。

 
       明、清陕西地方戏曲剧种剧目手抄本研究,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又一个非物质文化特色研究项目,明、清陕西地方戏曲种剧目手抄本在全国现存为数不多,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保存折明、清流传于陕南、陕北、关中一带的秦腔、汉调桄桄、西府秦腔、同州梆梆子、汉调二黄、跳戏、陕南道清、阿宫、弦板腔、线戏、老腔、华剧、弦子戏、蛮戏、迷胡、越调、八步景、八岔、汉中曲子、端公、大筒子、韩城秧歌戏、关中道情、陕北道清、洋县碗碗腔、西府碗碗腔、陕北碗碗腔、商洛花鼓28个剧种剧目手抄12947册中,关中道情150个剧目、陕北道清24个剧目、秦腔40个剧目等已经成孤本,最早的剧目抄本《搬场拐妻》封面有“明道宗宝卷(16374)天运壬戍”字样。2008年,这批戏曲手抄本古籍的校勘、修订、出版、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目前已完成175秦个腔剧目, 800万字,十九集的编辑、校斟、注解工作,不久,这些剧目古籍将面世出版。  


        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不可再生性,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民族民间保护工作的开展,对维系炎黄子孙的文化血脉,传承华夏文化基因,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民族情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陕西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陕西戏剧历史、人文历史研究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整合科研力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及时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制定了 “向工作一线倾斜,向科研精品倾斜,向’劳而有功’者倾斜”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整体工作稳健、扎实、务实,在三十年发展历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正以新的姿态和步履,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二0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现任领导

 

 

 

唐瑜君,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作曲专业,获学士学位;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

 

主持全面工作。

 

 
  
 

 

 

 


 

 

 

邓萌,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男,汉族,1972年4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

 

分管财务室、非遗保护中心、艺术资料档案中心、营业性演出审核办公室。

 

 
  
 
 
上一篇
下一篇

机构设置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1982——1985年大事记

 

1982年9月1日  陕西省文化厅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撤销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成立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任命郑中和、王琏临时负责,党支部代理书记王琏;副书记刘敬贤。


1982年10月 意大利拉法埃拉女士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访问,学习西安鼓乐。


1983年5月 本奈良法隆寺访华团来西安观摩西安鼓乐,并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1983年6月 文化部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编印的全国艺术研究单位名录,首次载西省艺术研究所”,并附主要成果和科研项目。


1984年4月 《艺术界》编辑部成立,叶涛任编辑部主任。


1984年7月  音乐研究室成立,刘均平、何钧负责。


1984年9月  陕西省文化厅党组任命陕西省艺术研究第一任领导班子:所长:暂缺;副所长 刘均平、叶涛、王琏;咨询员:曹秉玺、崔鸿治;党支部书记:姬存让。


1984年9月  中共陕西省文化厅机关党委批复,同意让姬存让、冯炳朝、王琏组成新的支部委员会。由姬存让任党支部书记,冯炳朝任副书记。


1984年9月  美籍华人梁铭越教授来西安观摩西安鼓乐。

 

1985年1月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艺术界》(内刊),叶涛任主编。


1985年2月  美术壁画研究室成立,李宪基任主任。


1985年3月  《艺术界》出版试刊号。


1985年4月   澳大利亚中国解放区文艺研究专家霍尔姆博士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1985年8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曲艺研究室和舞蹈研究室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编辑部办公室和《中国曲艺传统书目集成·陕西卷》办公室由群众艺术馆迁入。


1985年8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成立。刘敬贤任主任,杨志烈任副主任。


1985年9月   陕西省文化厅党组任命陈孝英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刘均平、叶涛、王琏为副所长,冯炳朝为副书记。


1985年10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1985年11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筹建的长安鼓乐陈列馆在长安县何家营正式开馆。


1985年11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美学研究室成立。王幼贝任主任。


1985年12月  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成立,办事机构设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1985年12月  苏联音乐团成员、俄罗斯作曲家协会副主席米·塔里维尔季耶夫、作曲家斯坦科维奇等参观鼓乐陈列馆,并进行学术交流。


1985年12月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党支部被陕西省政府、省文化厅两级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省文化厅评为端正党风先进单位。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四号(西市龙首北路十字西南角)
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84842
研究所邮箱:qin-art@163.com